已经开学一周了,关于各科新教材的变化还是不时出现在热搜上。
在众多的讨论中,我们注意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,那就是 关于小学英语新教材的变化,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。
一种是新教材变简单了,“怎么一年级Hello完,三年级还Hello啊?这是又重回一年级?”
另一种是新教材变难了,“这真的是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本吗?我感觉自己仿佛在看大学英语教材!”
那新教材到底是变简单还是变难了?近日,我们采访 了首都师大附中大兴北校区三年级英语老师侯老师,同时也咨询了部分学校的老师和专家,了解了新版英语教材的具体变化,以及老师、学生、家长应该 如何应对这种变化。
小学新版英语教材三大变化
文体多样,趣味性提高
新教材最直观的一个变化,就是人物的形象都更新了,整体的审美都有所提升。此外,新版教材的文体更加多样。
新课标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英语语篇的学习,语篇类型既包括连续性文本,如对话、访谈、记叙文、说明文、应用文、议论文、歌曲、谣、韵文等,也包括非连续性文本,如图表、图示、网页、广告等。
而旧版低年级英语教材的文体只有对话,比较循规蹈矩,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语言学习体验的丰富性。新教材包括诗歌、短文、演讲等不同的文体,不仅增强了学习内容的趣味性,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。
注重情景化,贴近日常生活
新版教材会更注重情景,更贴近日常生活。例如有一节讲动物的课,图片里的小姑娘听见老虎的吼声询问是什么动物,而画面里并没有出现老虎。“我觉得这个情景就非常真实,因为你可能你还没看到,所以你才问,而不是说你已经站在看见这动物了,然后你明知故问。这个情况在之前旧教材里面出现的比较多”,侯老师说。
在新版英语教材中,语篇选取围绕单元主题,以问题为引导,联系学生实际生活,覆盖课标要求的主题内容和语篇类型,有机整合语言知识、文化知识、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,形成一系列有着内在逻辑关联的子语境,最终形成大语境。
不少老师认为,改版后的教材更符合孩子们的语言学习规律,更多地以实际生活场景为例,从句子开始学习,改变死记硬背学英语的方式,让孩子们能在应用中掌握英语,这都是非常积极的信号。
阅读量有所增加
新教材的阅读量增加了不少,虽然现在和之前一样,都是一单元4课,但是原来教材最后一课是没有课文的,只有一个练习题。但是新教材每一单元的结尾会有相应的不同的文章绘本。整体阅读量是有所提高的,而且就算是对话也从之前四至六句,增至现在的七至九句,甚至更多。
从词汇量来看,新课标要求,1~2年级英语以视听说为主,5~6年级要求掌握单词500个左右,7~9年级要求掌握1600单词。新修订的教材侧重于培养阅读能力,三级+就要掌握1800个单词进行表达与交流。
简单的是知识灌输,难的是能力培养
对于家长普遍关心的“英语新教材到底是变简单还是变难了”这一问题,不少老师都表示,虽然新教材看似简单,但是细看下来会发现它要求的东西更多,考察的维度更多元。
“我们现在上到了第二课,很多东西其实都是他们一年级时学过的,所以目前学生的接受程度还可以,但是后面因为每一课的文体可能会有变化,比如绘本、演讲这种,这些可能是孩子们之前没有接触过的,难度可能会增大。”侯老师表示。
北京市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崔老师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,这次2024年北京版三年级英语教材虽然看似比较简单,但其中却藏着很多的用意。此次修订更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音素养。教材中有一些看似在一、二年级已经学过的内容,但在要求上完全不同。比如,第一单元出现的“what’s your name?”的内容,学生确实已经学过,但再次出现则更强调语音学习。
新版英语教材变化释放三大教改信号
有专家认为,新版英语教材的变化主要释放了三大教改信号——
死记硬背学习正成为过去式
新课标改革明确指出,英语学科要求提升学生的核心综合素养,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、文化意识、思想品质和学习能力。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、语篇、语言知识、文化知识、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。围绕这些要素,通过学习理解、应用实践、迁移创新等活动,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程中持续发展。
这也意味着,英语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词汇的机械记忆、语法的枯燥讲解以及应试技巧的反复训练,而是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,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、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。哑巴英语、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正逐渐被摒弃,取而代之的是鼓励学生通过沉浸式学习、互动交流和实践应用来掌握英语,这一转变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需求,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。
得阅读者得“天下”
如今,阅读已成为重要的终身学习能力之一。曾经有专家表示,阅读会改变大脑,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在学习上潜力更大。我们看到的超强的学习能力,其实可以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,开发90%甚至更多。新教材的变化也越来越强调阅读的重要性,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,既要“学习阅读”,又要“通过阅读来学习”。阅读不仅是孩子获取知识、拓宽视野的基本途径,更是培养批判性思维、提升个人素养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手段。
从“学英语”到“用英语”
新教材的变化,体现了从“学英语”到“用英语”的观念的转变。语言学习的最终落脚点是“用”,为孩子创造更多的真实情境和表达机会,让英语真正成为沟通的工具,才是英语学习的目的。而且如今的考试命题越来越强调应用性、探究性、开放性、灵活性,通过设计丰富多元的题目呈现形式,充分落实“情景化命题、生活化考察,跨学科应用”,强调情境性和开放性,且偏向实践应用。
因而不管是应对考试也好,还是把英语作为未来长期的培养目标也好,语言的应用能力都尤为重要。
面对小学英语教材新变化,老师和学生该如何应对?
面对小学英语新教材的变化,老师和学生该如何应对?
崔老师认为,新教材对老师的课堂提出了新的、更高的要求。这就考验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教学的能力,也给老师们在备课的过程中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。老师要在备课的过程中,按照学生发展规律引入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内容,引起学生学习兴趣,带着学生互动。
专家建议,教材仅仅是学习材料,教师要走出“以教材为世界”的传统理念,建构“以世界为教材”的学习场域。因此,面向新课标教材,英语教师要从“教教材”转变为“用教材教”,引导学生基于教材的丰富内容开展个性化学习,实现个性化发展。同时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层教学,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,可以去引导他们去探索某个话题背后的更深层次的东西;对于基础稍微差一点的学生,帮助他们把课内的知识学好。同时,也要通过丰富的情境和故事情节,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化的理解能力。从现实场景实用出发,提高英语学习的运用能力。
对于学生而言,也要摸清自己的学习程度,灵活运用新教材,“旧教材更像是一个树干,新教材更像是长满了树杈的树,你想爬多远,你顺着这个树杈都可以爬过去”,侯老师表示。此外,学生在教材之外,还要发展自己的阅读爱好,广泛阅读各类英文读物,多种文体全面涉猎,如科普故事、诗歌、名人演讲等。
对于家长而言,要意识到作为一门语言学科,英语与数学等学科有着本质差别。语言的学习不仅是对语法规则和词汇的掌握,更重要的是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素养的提升,枯燥式记忆单词只会让孩子逐渐远离真正的英语学习。 家长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、定期安排阅读时间,以及与孩子共同讨论阅读内容,来激发孩 子对英语的学习兴趣。
作者 | 京教君
部分素材来源 | 教育圆桌、京城教育圈,“京城教育圈”编辑整理和内容补充,转载请注明完整来源。
、
今日推荐视频
欢迎扫码加入
京教圈学习交流群
注意!微信算法改版了!
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,
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,
所以,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!
重要的话说三遍!
然后,多点在看、多点赞、多分享,
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……
亲们,快加星标,风里雨里,
京教君在这里等你!
下一篇 什么学霸学渣!